系统在同一时间只能使用一种字体,所以中文和英文的点阵信息必须放在同一字体文件中。
我们知道英文字体因为字母不多,所需的点阵信息较少,所以 Symbian OS 系统本身设计了多套英文字体,用于不同的显示场合。但由于容量的限制,中文就不能做到一一替换了。目前的解决方案都是采用 1 ~ 3 套中文字体分别替换系统中的多组英文字体,以达到同时显示中英文的目的。而这种方法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固定大小的中文字体无法满足原来不同大小显示区域的需要,以至于不是出现剃头剃尾,便是显得过小。
现在还在测试阶段的这种 FontRouter 0.1 beta 实现从 MMC 卡( E 盘)读取字体文件,兼容现有任何版本的字体。(需要说明的是本程序只是字体驱动而非字体,需要与其它字体配合使用。)使用方法:
将 FontRouter.dll 复制到 C:SystemFonts 即可。之后你就可以将原 C:SystemFonts 下的字体文件全部(或部分)移至 E 盘。系统在启动过程中将自动读取 E:SystemFonts 下的字体文件。
文件下载的帖子的地址是:
http://www.wda.com.cn/viewthread.php?tid=105356&highlight=&page=3
从理论上讲任何 TTF 字体可以在 E 盘装上进行实现当把 MMC 卡取出机子的时候 Z: 盘的字库生效了,因此可以显示原来的英文字体,(个人测试通过,但是机子的差异性太大,谨慎使用),建议 E 盘字库文件不要过大,否则 RAM 的空间会很小。
为了继续扩大 C 盘的空间我把 C 盘下的 FEP (输入法)和 FEPSWITCH (输入切换)放到 E 盘的相应目录下,如果不装游戏和其他的应用程序,那么此时的 C 盘空间可以达到 3.55M ,我因为装了游戏和应用软件目前的 C 盘空间是 3.20M ,字体文件用的是玩玩 123 开发的完美字体,下载的帖子地址是:
http://www.wda.com.cn/viewthread.php?tid=104575&fpage=1
中文字体用的是新宋体,英文部分用的是 tahoma 小字体和 ENIGRG 大字体,基本上没有了剃头现象,目前只在 SiSQQ 中“发送信息成功”那地方有剃尾,还未得到解决。
又将弹出菜单改回了 12 号字体,有效的避免了标题栏双行剃头的现象。解决了 MP3 剃头现象。“ M ”和“ N ”为正常的字体了。修正了“ I ”和“ l ”难以分辩的问题。加入了部分符号,加入了几个生字,瑄可以打出来了。更正了笔划输入时的“折”显示。减小了数字于数字之间的距离,减少了 ... 情况的发生。这个版本的还是可以显示大字体菜单的,只需要将 13x14_latin.gdr 中的 LatinBold23 改成 LatinBold13 ,然后替换即可实现大菜单功能,可根椐个人喜好自由调整。采用了 hsz76 兄提供的 Nokia 手机汉字编码表制作的字库,基本可以达到原机字库的汉字容量并且显示效果好于原机自带字库。可显示简体、繁体、日文。 为了美观,少量修改了部分字母的点阵。为了能让 SiSQQ 显示中文,又将网上广泛使用的那些辅助字体文件加了进去。整个字库体积略显大。
我是这样使用字库的,首先 C 盘的 FONTS 目录下是 OASISFENG 大侠的字体驱动,然后 E 盘的 FONTS 目录下是玩玩 123 的字库文件,显示效果相当不错。
我的测试结果很不错,这里提一下我的 NG 是欧版的 3. 版的,而我用同样的方法在同学的手机(港行 4. 版的)上测试时,竟然在二级菜单上不能显示中文,显示为口口,希望这文章对大家有用,呵呵,我是 CANCER , QQ153162540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