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学习

手机发展方向的指路明灯

admin

  这几天在手机网上逛了几圈,看到的手机大都不尽人意,想想以前的手机多简单多单纯多实用啊,当时的手机好贵,都是老板爷们用的,买一个要上万元而且体积也很大,那时有了它生意就能做成,没了它那就掺拉要跑老远去打个公用电话(想想都麻烦),我老爸是做小生意的,买不起手机不知道耽误了多少生意,汗,那时手机的实用性多么重要啊。

  前几年手机之所以能被大家接受,是因为它体积小携带方便,通话功能实用,而且价格也越来越便宜,手机也越来越大众化了,现在随着手机的增多手机厂商更加要想着法子赚钱,他们就从手机的体积、外形,机色,附加功能等新的花头上下功夫。下的功夫还不小呢,手机的体积变小了,重量变轻了,屏幕变亮了,而且附加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多,什么拍照、看电影电视、听MP3、甚至连耗电大户的智能机都出来了,这些功能的出台是厂商为了吊起消费者的胃口,也为他们的腰包攒足了金钱。现在的厂商真的是为消费者着想吗?我看未必,他们只是为自己的钱包着想,哪里为我们消费者着想过。造出的手机功能越多、体积越小、外形越酷的话,那就意味着价格的飙升,像MOTO的超薄手机价格好贵啊,这样贵的手机卖给大家难道就是为我们着想吗?手机的体形固然要越做越小,但价格也要越来越便宜,这样的话消费者才能接受,现在手机的发展方向越加让人搞不懂。例如智能手机,它的操作系统有点像电脑,所以又称电脑手机,而且是一部另类的电脑,本人虽然是电脑游戏迷,但对现在的智能机还是不太感兴趣,为什么?因为它的体积太小了,完全不能跟电脑比,屏幕、操作方式、兼容性、待机时间等等都不能比,而且大家不要忘了手机的主要用途是打电话,万一只顾着玩把电池耗光了,到那时就没有打电话的份喽嘿嘿!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电脑手机可以网上冲浪,听听不错但你的钱包受的了吗?现在移动通讯的无线上网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再加上上网费又很贵,谁能消费的起啊,(除非你是家财万贯)。

   那就有人要问了,手机应该怎样发展呢?本人觉得厂商应该把手机的体积做得越轻便越好,大家喜欢的都是轻便手机,谁会喜欢像砖头一样大的手机呢?外形、机色那就各意,按照各人的喜爱而定,然而我重点讲的是附加功能:拍照、视频、音乐、电脑在手机上发展很艰难,一个是技术问题,另一个是电池的导航能力,我觉得现在的不行,不知道科技发展到今后会变得怎么样?希望能成功。

   下面是转贴网上对手机附加功能中拍照的评价:每当看到论坛上有人对高像素手机追捧,对目前主流的30万像素的手机嗤之以鼻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很心痛,我想是该站出来做些解释的时候了。

   1、首先应该说的是,高分辨率究竟有什么用。正如大家所知,高分辨率,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增加图象的尺寸,除此以外,别无他用。

   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的成像分辨率在300万到400万象素,以300万象素的柯达DX6340来说,其最大成像分辨率为2032*1524。这个大小究竟是什么概念?你可以简单对比一下,目前主流17英寸的CRT显示器的最适宜分辨率(也是大家主要使用的分辨率)为1024*768,在点距相同的情况下,前者面积是后者的(2032*1524/1024*768=)3.93倍,也就是说,如果在17英寸显示器上显示,这张图片如果不经过压缩,要四个显示器合起来才能完整显示,而如果想要在一台显示器上完整显示,就需要把图片的长和宽都压缩为原来的一半,也就是把面积缩小为原来的1/4,而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对图象产生损失和失真。

   也许这时有人会有疑问,这样看来,这样的图片似乎很大了,既然在一台显示器上无法正常显示(既不失真,又能完整显示),那还有什么意义么?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不是仅仅为了在显示器上观看这么简单的。高分辨率的照片主要有两个作用:

(1)、便于剪裁。对于创作来说,不可能相片照出来了什么样,最后定型就什么样的,作者会根据照片的实际效果,进行适当的剪裁,去掉不需要的*扰,突出主体,对照片进行剪裁,必然会损失掉一部分像素,如果本身图片分辨率就低,最后的成品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2)、数码冲印。数码相片的一个主要的用途在于冲印成传统的相片,而不是仅仅保存在电脑上。而传统相片的分辨率很高,不是显示器能比的(细节与本文无关,故不详细讨论),而且为了冲印大尺寸的照片,就需要更高的图象分辨率。
这样看来,手机拍照的质量还差,既不需要后期创作,也不需要冲印,高分辨率的照片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2、成像元件。

  目前在各种影象采集设备上(比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摄像头当然也包括手机)常见的成像元件有CMOS和CCD两种。CCD称为电荷耦合半导体器件,CMOS称为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场效应器件。它们成像的原理不做深究,但通常认为,简单的说,CMOS元件耗电极低(相对而言),但成像效果不出色;CCD元件,耗电量较大,但成像效果出色。

   3、镜头。
   镜头是数码成像好坏的关键部件之一。现在数码相机所用的镜头,不管高端还是低端都是十分精密的。一般数码相机的镜头,都会由N组(比如8组)镜片组组成,为了保证图片的真实还原,比较高级的镜头除了镜片会用高纯度玻璃精细打磨制成外,还会有两到三组的非球面镜头,而每组镜片上都镀了各种涂层,并且光学变焦在大部分数码相机的镜头里也是必备的功能。
4、手机摄像头的局限性。
手机拍照的像素是可以提高,但是其他关键部位限于手机的体积和电能,无法有质的改变。一般认为,数码摄影,最关键的两个元件,如上面介绍,一个是镜头,一个光电转换器(即感光元件)。

   对于前者,手机是不可能装载高质量镜头的,现在数码相机上随便一个镜头就比手机本身都大,如果镜头很小也能获得很高质量的成像效果,那在现在数码产品追求轻巧的时代,数码相机也没必要配备那么庞大的镜头了吧。而事实上,手机装配的都是最简易的定焦镜头,完全没有上面所述数码相机镜头的复杂结构,成像当然很差。
对于后者,有碍于手机的供电问题,手机摄像头的光电转换器目前还主要为CMOS,而在数码相机领域,除了个别品牌,CCD材质的光电转换器已经成了绝对的主流,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产品,CCD广泛应用于电力相对强大的数码相机领域,而很少用于手机上。

   目前手机用CMOS镜头一般只能支持到33万像数的VGA级别(也就是640X480),而CCD则是100-300万像数拍照机的几乎唯一选择。所以这样看来,随着高像素摄像手机的普及,我们不得不在电能上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使用了CCD元件,手机的成像效果也未必出色,因为感光元件的成像质量不仅与材质有关,也和感光面积有着直接的联系,一般来说,同等分辨率,感光面积越大,成像质量越好,由于目前手机体积所限制,目前CCD的尺寸很小,这就造成虽然在极小位置有100万-300万个感光点,但是其实际效果仍和200-300万像数的主流数码相机有很大的差距。

   5、其他。
   其他如数码相机上的各种元件,如降噪电路、防抖电路、测光电路等等,手机出于体积和电能的限制都不可能装备,再加上手机处理器的缓慢速度,从而造成了手机照相往往只有最简单的功能,没有任何高级功能。这样看来,即使手机摄影的象素值能达到甚至超过数码相机,但其成像效果(比如白平衡、暴光度甚至清晰度)也远远打不到欣赏的水平,试问,对于一幅毫无美感的图片来说,大的分辨率有什么意义呢?

    6、总结。
    所以说,现在的手机至少在摄影上,已经走入了误区,厂商之间为了竞争,在其他部件没有提升余地的情况下,就打起了摄像头的主意,好象标榜越高像素的手机的档次就越高,而消费者们由于不了解其中内情,盲目跟风,不仅正中了厂商的下怀,更刺激了这种趋势的逾演逾烈,使得本来不想在这方面做文章的厂家也不得不跟风,从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至少笔者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来看,30万像素的手机摄像头是最好的平衡点。以640*480的分辨率,在电脑上观看也不会感觉太小而无法看清,而彩信等手机本身的功能根本用不到这么高的分辨率。如果分辨率提高,图片的容量也会相应提高,手机的内存也必然随之增大以满足图片的存储需要,电池的容量也要增加,以满足高像素感光元件的耗电需求,甚至手机的处理器也要提速,以缓解更大运算量带来的压力。而换来的高分辨率,往往在质量上差强人意,而又是平时很少能用到的噱头功能,你们认为,这样值得么?

    因此,聪明的消费者们,请睁大你们的眼睛,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因为多出的成本,不管有没有用,都是你们自己来承担的!!

    所以说现在的生产厂商是为我们手机消费者着想吗???上面的噱头功能还不如增加个实用的功能来的实在,比如加个民用对讲机(省钱)、指南针、测经纬度、地图(还不会迷路)、商务等对外出旅游工作学习有帮助的功能,还有最好能用其它方式来增加电能,万一手机没电那就掺拉,总而言之我认为手机应朝着携带便捷和实用性相互兼容方面发展,可以略带娱乐性。论文写的写、贴的贴总算完成了,有不足之处请大家踊跃批评,不要客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