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机友在论坛上问:如何鉴别翻修机,怎样避免买到残次品。这种心情是咱们普通老百姓最朴实的一种唯物心态。从本质上讲,它和目前出现的假奶粉、假酒是一类性质的问题。本着“三个代表”的精神,从务实的角度,结合自己的调研经验,在脸皮厚、不怕说错的基础上,现将一些鉴别方法总结如下。不对的地方,请广大机友批评指正。
一、翻修机的定义
所谓翻修机是指:已经售出并经使用过的,存在性能故障的,经修理后重新流入市场的手机。其主要特点如下:
1、不是新机。凡是翻新机必须是被实践检验过的,即已经被使用者在一段时期内操作过的手机。
2、曾经存在故障。如果被使用过的手机没有发现问题,只是再次转让,只能说这是正常的二手机。所有翻修机都或多或少地曾经存在过问题。
3、硬件问题手机。翻修的手机理论上讲应该是硬件出现过障碍,如果只是软件有BUG而予以升级,我们不能称之为翻修。如:主板问题、显示屏问题、送话器问题、二极管问题......
4、被拆过机的手机。所有翻修机必是被拆修过的,如果只是发现问题但没有被拆而是保持原状,我们只能称之为问题机或待修机。
二、翻修机的来源
1、二手机贩子。这应该是市场翻修机的最大发源地。一些手机贩子(主要是个体),以低价从用户手里收购一些二手机,特别是那些被严重摔过、浸液、人为破坏,且超过保修期或不在保修范围内的,无法使用或不能正常使用的手机。机贩子抓住人们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心态,以低价收之,然后再经过他们的伪劣的翻修处理,再以低于新机市场价,又远远高于收购进价的价格,向消费者出售。这种机最经常出现在一些二手市场,或者小门脸的手机店。
2、个别大店。有极个别的大的手机店,会从厂家或其他代理商那里,购进一些已经淘汰的老机型手机,有一些是曾经被售出又因质量问题而返厂或维修过的。大店再以市场价或者所谓的促销特价摆上柜台,这些机往往被冠上:特价手机,不退不换,不享受三包,等等限制。这是最缺德的,因为它借助老百姓对大店的信任,出卖良心,坑人不浅。
3、内销机。品牌手机,据我所知,会不定期地将一些过时手机做内部低价处理,包括各地退回来的存货、样机,也包括那些维修过的手机。从规定上讲,一般都是内部员工作为一种福利限量购买,比如一人10部或者8部。一些人会凭借关系,大量购进这些机器,再流入市场。
三、如何鉴别
这是人们最为关心的。
1、看外观。对于++而言,翻修的成本略高一些,特别是它的外壳,不易仿造,原装壳市场上不好买、而且也易于识别。所以只要看到那种外壳没有金属质感的(用眼观手摸)的,千万别买。具体的鉴别方式可参看笔者以前写的“如何鉴别9@9及9@9+配件”的文章,触类旁通吧,不再赘述。
2、看三包凭证。正规销售渠道的++,在顾客付款并验货后,要在三包卡上盖具保修章,并注明购买日期的,凭此手机才能享受保修。所以翻修机如果要冒充新机就必须要同时伪造三包卡。如果用原卡就须把字迹和保修章处理掉,难度和花费的精力较大,所以卖者一般要重新做假。具体鉴别方法如我以前写的如果鉴别++的水货行货。首先号码是否一一对应,其次看字体是否清晰等等。
3、看后盖内部。++不象以前的9系列机子,以前的9系列红色保修标签是直接帖在中板螺丝上的,这样只要一拆机就必须破坏标签,肉眼就可以看出,但也有一些机贩子可以搞到假的保修标签,但概率相对就低一些了。而++在中壳上已经看不到保修标签了,所以鉴别起来不那么方便。但无妨,可以看这么几个地方:其一,看有没有一张白色的易碎标签贴在螺丝上。返厂维修过的飞机,在返回时都有一张小的白色易碎标签,上面有一个打印的数字;其二,看有没有贴一张卖手机小店自己的所谓保修标签,这个没有固定的图案,一般是上面标明年月日,注明撕毁无效字样的。但并不是说有这个的就是翻修机,因为一些水货或二手机贩子,怕用户自拆机,贴上这么一个东西,免得出现争议。我的意思是说,有这种标签的机子,慎重一下购买即可。其三,也是比较关键之处,就是看四角的螺丝。++的螺丝是黑色的、专用的,如果拆过机必须先拆螺丝,这样就会在螺丝上或多或少留下痕迹,如果螺丝上的黑漆有掉过的痕迹,打死也不要买!
4、试功能。说句实话,即使是翻修机,如果真的修好了,就是上了当也不会吃太大的亏,就怕那种临时对付一下能用,过几天又坏的机子。因此,在选机时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试,特别是有无信号差、易死机、重启等毛病。
四、几点建议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奉劝咱们机友,首行从我做起,如果自己的手机有了硬件问题,能修好的修好,修不好的不要让他流入奸商手中。
2、名媒正娶。虽然刚才提到了一些大店也个别存在地翻修机,但毕竟是少数。另外,尽量少买那些机型 过的搞活动时的特价机。
3、以法护身。一旦发现买到了翻修机,请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不怕麻烦,向奸商开枪吧!
先说这么多,请朋友们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