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并非神秘,仅仅是大家不太清楚罢了。 ----newlms
这是一个MMS大行其道的时代,移动的炒作,加上年轻人的好奇,促成了它的流行。MMS,中文含义是多媒体短信息服务。
1995年,386升级成了Pentium的芯,变了花脸,出了声,一举成为了当年红极一时的多媒体电脑;
90年代,HTML的出现和新的浏览器的产生,导致了一个新名词的出现“Hypertext”,我们将其理解为带有多媒体的复杂文本。
2002年,中移动在中国推出多媒体短信息服务。
历经多年,新的应用不断出现,而基础技术的相似性却一直保持了下来。那么MMS又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呢?其实,它一点都不神秘,当我给你做过以下的解释后,你会发现,MMS原来如此。你顿时会大吼,难道这样的文章也值那些花!!!
呵呵,技术就是这样的,看不到背后的时候,觉得一切神秘;而知道了底细后,却发现原理如此简单。
<html>
<head><title>My first HTML page</title>
</head>
<body>
<A href = "www.sonyericsson.com"><font color = "00ffff">我的新世界</font></A>
<br>
<img src = "www.sonyericsson.com/.../mypicture.jpg">
</body>
</html>
上面是我临时用了几秒写的一段HTML的代码,任何学过HTML的人都能看懂什么意思,也可以写出比我的好很多倍的网页。是的,你每天看到的美丽的网页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所谓HTML,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种写给浏览器的指令,当浏览器读到它们的时候,就按照实现约定好的方式显示特定的内容。HTML的文档是由一些诸如<...></...>格式的标签构成的,包在起止标签里的文本或其他对象,按照标签里指定的属性进行显示。
在<html>...</html>之间的是指明本HTML文档的起始。
我们这文档的题目是My first HTML page
在文档的主体内,我们建立了一个超连接,用<A></A>来标注,我们给定了连接的地址,连接显示出来的文本。
下面我们又插了一幅图片,指定了图片的来源。
上面的简短代码,学过HTML的人很容易看懂。那么MMS和它有什么联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MMS就是采用了一种SMIL的语言,该语言的实现方法和HTML极其相似,都是使用标签来格式化文本和多媒体信息,通过特定的解释程序,按照编写者的意图展示在显示终端上。
我们就来看看SMIL脚本是如何来描述MMS的。
我们先想一下,你看到的MMS的直观感觉是怎样的。一般一个MMS是由多个场景组成的,你看到的是不同的场景的切换。在某一个场景中,你不仅可以看到文本,还可以看到图片,还可以同步听到声音。这是看一个MMS时的直接效果。下面,我给出一段SMIL的代码,看过之后,你一定就知道你所看到的场景,声音,图片都是怎么来的了。
<smil>
<head>
<layout><root-layout background-color="#000000" height="240px" width="160px"/>
<region id="Image" top="0" left="0" height="50%" width="100%" fit="hidden"/>
<region id="Text" top="50%" left="0" height="50%" width="100%" fit="hidden"/>
</layout>
</head>
<body>
<par dur="4000ms">
<text src="rec.txt" region="Text"><param name="textsize" value="large"/>
<param name="foreground-color" value="#FF0000"/>
</text>
<audio src="intro.imy" end="2000ms"></audio>
</par>
<par dur="6000ms">
<audio src="happybir.imy"></audio>
<img src="happy02.gif" region="Image"></img>
</par>
</body>
</smil>
OK,跟我来读读这段代码吧。
在<smil>和</smil>之间,标记了MMS解释文档的起始和终止。
在文档中,主要有两大部分,一个是由<head>和</head>组成的文档头部分,另一个是由<body>和</body>标明的文档体部分。
头部分主要说明了该MMS文档的一些大框的构成参数和信息,我们不作具体解释。着重看看主题部分的代码。
我们可以看到,在<body></body>之间又可分为两个区域,分别都由一对<par></par>标签包裹。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每一对<par></par>之间就是你看到的一个场景。因此该MMS由两个场景组成,这样,我们就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分成了两个大部分。那么每个场景又如何显示给大家呢?接着看。
在第一个场景中,有一段dur="4000ms",这段的文字说明,这个场景的持续时间(duration)是4000毫秒,超过4秒后,场景将切换到下一个。
在第一个场景中,又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由<text></text>包裹的部分,这部分是一段文本。src="rec.txt"说明了该段文字的来源是rec.txt文件,而region="text"标明了这部分是文本区域。后面又跟了一个参数<param name = "textsize" value = "large">,这个参数是指定文字的大小的,我们将其设为了大。同理,下面又有一段参数设置,这部分是把文字的颜色设置成了某种指定颜色。
在文本区代码的下面,用<audio></audio>包围的是一段声音,src='intro.imy'指定了声音文件的来源,end='2000ms'指定了声音播放的时间结束点。由于这段声音是和上面的文字同出现在一个场景中,所以在你阅读文字的同时,会听到音乐声。
同理,在下面的<par></par>中,包含的是第二个场景。按照和上面相似的过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场景要持续6000ms,该场景有一个背景音乐,来自happybir.imy文件。与此同时,在这个场景中还要显示一个图片,来自happy02.gif文件。
以上的代码,将被手机里指定的程序解释,并把解释的结果显示在你的屏幕上,或用声音播放出来。
好了,分析过这两个场景后,我们就知道从这个MMS中你能看到什么了。
这个MMS共计运行10秒,在前四秒中,你会听着音乐看到一段文本,4秒之后,场景切换,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图片,同时音乐切换到了另一首。再历经6秒,第二个场景结束,整个MMS也结束了。
至此,你也许已经了解了MMS的基本构造了。MMS是由许多个场景组成的,每个场景就象是一张幻灯片,而整个MMS就是多个幻灯片的连续播放。在每张幻灯片的内部,可以包含声音,图象,文本,并且可以根据设定好的要求将上面的对象按不同的格式和属性显示出来。
这就是MMS,听似复杂,但是实质简单的一种多媒体的短信息。对于SMIL脚本,还有其他的一些标记,可以实现更丰富的显示效果,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到www.w3c.org上面获取SMIL的specification。相信使用这种脚本语言,你可以自己编写好的MMS,而不使用特定的工具。或者你很有兴趣,自己根据SMIL的标准编写一个简易方便实用的所见即所得的MMS编辑器,这样我们大家就可以省很多事了。
以上对MMS的基本构造进行了解释,如果对HTML不太了解的同志可以参阅相关文章。对SMIL感兴趣的人可以下载官方的文档,自己创新,作出魅力十足的MMS。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