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不存在!






您访问的页面无法找到

3 秒后将自动跳转到导航页

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350的一些使用体会

admin
  1.外壳做工
  外壳是第一印象。350的接缝严整,烤漆均匀,色泽统一,感觉是比较精制的,足见当年的模具设计是比较成功的(日本的模具技术比国内领先很多,这是客观事实,需要学习赶超,而不是抵制。因为国内的PET瓶(用于饮料瓶)很多是日本吹瓶机制造的(日精公司的一步法吹瓶机),难道我们也抵制饮料?)。
  按键之间确实有一定缝隙,我当时也纳闷,为什么一向以做工精制严谨著称的日本产品会如此设计(绝不是加工精度问题)。参考轻武器设计理念也许可以解释,为保证可靠性,步枪的某些部位加工出沟槽,以保证在扬沙环境中的可靠性。对比我用过的9@9+,其按键与外壳结合的倒是严密,但一旦进了很小的灰尘就会“嘎吱”作响,按键滞涩,而350在使用中未出现此现象,估计有些许尘埃用嘴吹出即可。
  当然,如果使用环境过于恶劣,此缝隙还是会进入尘土,不过,这么大的屏幕的手机,你会忍心在军训时装在口袋里吗(军用手机的价格是你我难以想象的)?
  2.信号
  内置天线的手机的信号一般会弱于外置天线的(要不军用电台的天线早该取消了。并且是同一厂家的产品才有可比性),这是客观事实,但一向以实用著称的飞机9@9++也改成了内置天线,主要是考虑到天线的易损性(9@9+我用AB胶补了n次天线座),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区别不大(出海和山区还是用卫星电话吧)。经与索爱618的实际对比,信号优于618。信号的强弱受网络服务影响较大,如有兴趣,可用同一张SIM卡插换不同的手机,到封闭的金属容器或涵洞或山区作通话试验(不要只看信号个数!),注意,被叫方应始终处于机站附近的信号良好的位置。
  3.通话质量
  不能说三菱的通话质量就是最佳的,起码不是弱项。当然,由于外形设计的需要,现在手机的听筒孔已经非常细小,通话音量难以和座机相比,但考虑到绝大多数人会把手机紧贴耳部使用,所以关键是把听筒孔对准耳孔。如果还觉音量不足(如繁华闹市,可开启免提,将手机背过来使用即可(有点怪异,^_^),效果不错),由免提的音量较大可以推测,三菱并非不能解决音量加大问题,而只是考虑到外观的需要(免提音孔非常大),内部结构的需要,以及节电的需要。
  其次,通话质量受信号质量影响较大,见上述。
  当然,可能由于内部结构影响,三菱的听筒孔没有位于正中央(估计受免提喇叭和摄像头结构的影响),需要在使用中逐步熟悉,这也算三菱需要完善的地方。估计其设计师考虑部件位置时的次序是(电池——摄像头——免提喇叭——屏幕——听筒孔)。
  4.拍摄质量
  我很少使用,因为单位有数码相机。手机相机30w只能算聊胜于无罢了(当然,比10w级强多了),拍摄gf的照片做做背景还是不错的。
  5.短信收发
  三菱短信的步骤比较多一些,因为功能比较多(^_^),幸亏把最常用的功能设置在了第一或最后(往上按即可),所以操作还算流畅,但不如用熟了的飞机9系(除9@9++)的轮子(唉,为啥要取消呢?)。短信编发可以先写内容或先输入发送人姓名,这是比较实用方便的,尤其是对于轻微强迫症的人群(很常见的,无讽刺的意思)。
  三菱如果能在下次改进软件,加入发送普通短信的快捷通道将更完美。(待续)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