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个文章题目之后,或许各位机友会认为前边的有声有色是一句废话——视频的拍摄和播放没有声音和影像还叫得上视频吗?对于大家的这个疑问,zippool就要开脱一句了,这里所说的有声有色并不是作为名词来表示D660的视频的内容的,而是作为形容词来高度概括D660视频的表现力的。下边的章节就从参数设定、拍摄、播放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评测。注:文中所提到的任何效果方面的评价均不作出截图展示,而在文章的最后提供一段D660所拍的视频,大家可以通过下载观更直观的看到效果。
开启录像功能,进入到录像界面之后,发现其拍摄时的预览界面同拍照时的界面一样清爽,仅有的焦距、曝光强度、录像时间提示、录像(暂停)四项操作全都在屏幕的下方进行显示。
在拍摄过程中,参数的调节可以分为拍摄过程中在拍摄界面下前台调节和拍摄前在后台调节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中后台调节的包括曝光补偿、环境频率以及影片设定,前台调节可以在拍摄界面中直接调节并应用,其中包括特效、白平衡、补光灯、夜拍四种。
后台参数
曝光补偿的支持力度与拍照的支持力度相同,可以进行从-4到+4共计8个级别的调节,虽然调节后的效果会有明显的亮度改变,却也延承了亮度调整“缺斤短两”的陋习,当调为+4时才相当于正规的+2曝光补偿水平。(PS:拍摄状态下可以对曝光补偿通过*#键进行单项不可循环调节,不同于其他操作的可循环调节,所以将其归入了后台参数)
至于环境频率的调节,zippool只是发现在对着屏幕进行拍摄的时候会有闪烁与否的差别,在进行除屏幕外的其他物体进行拍摄时并不会有什么显示效果上的不同。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合性的分析,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果:拍摄效果是否闪烁取决于两点,一个是拍照环境,一个是被拍物体。110V电压所产生的光线是60HZ的,220V产生的光线是50HZ的,拍摄(除屏幕外)物体时,如果应用频率低于环境频率的时候,就会搞的闪烁。中国的电压是220V,拍摄环境为50HZ,所以选哪个频率都不会闪烁。当拍屏幕时就不一样了,因为屏幕根据自身的调节和定制都是可以重新发出不同于50HZ的光线的,所以拍摄屏幕时,根据屏幕的频率大小会导致是否产生闪烁。刚才我调了调电脑的频率,果真两者在应用时所拍的效果来了个大逆转。
关于影片参数主要涉及到其在品质、大小、时间、收录格式上的操作,其中收录格式支持MP4和H.263两种的自主选择,并可以对任何一种进行录像有声与否的单独设置,每种格式品质分为极佳、高、中、低四种不同选择,虽然四种品质在效果上有所差距,但在大小上也有很大不同(极佳和低等所占空间相差近六倍),实际应用时是要品质还是要存储空间,就看个人观点了。
曝光补偿为0、频率为50HZ、录像时间10秒
|
大小及时间的设置主要是对拍摄录像片段的长度进行双层的限制,其中大小分为无限制、200K、50K、25K四种,时间分为无限制、60秒、30秒、15秒四种,并且可以对这八种大小和时间进行任意搭配设置。当对两者进行同时设置时,以最先到达的一种为标准进行限制停止录像并进行自动存储。
前台参数及拍摄
前台参数的所有调节都可以在拍摄和播放过程中通过快捷键进行快速调整,调整后立刻就可以在实际的播放和拍摄中得到效果上的表现,并没有缓冲时间的出现,这一点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了D660操作速度及运行的快慢。
快捷菜单键位功能对应表
1键 |
特效参数设定 |
2键 |
白平衡参数设定 |
3键 |
补光灯设定 |
4键 |
夜拍模式设定 |
左右键 |
15倍数字变焦 |
上键 |
进入后台参数设定选项 |
拍摄过程中对特效参数的支持也很强的,居然也达到了14种之多,只比拍照模式下的少了三种自定义效果。在应用后,从实际的录像中发现其效果并没有在拍照功能中对照片进行应用时那么明显了。
对于白平衡的调节,与拍照功能相比,在支持力度上同样存在差别。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应用自动白平衡,白平衡将会失去自动的功效,变得只能够应用手动白平衡进行调节才可以达到正常的显示效果,不然的话会导致色彩失真。
补光灯的强度虽然没有变化,但是由于视频拍摄的对象多是动态的,而补光灯在随被拍摄物体移动时并不能很好的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补光,所以导致了补光灯应用时对效果调节能力的下降。至于夜拍模式也是同样如此,虽然会对最终效果在亮度上有所调节,但与拍照功能时的表现比也大大下降了。
至于十五倍的变焦调节,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即使在连续不间断快速远近变焦的操作下,所拍摄的片段也没有产生卡壳停顿、对焦不准的情况。当然还有可能是由于方向导航键的设计限制了对变焦速度的选择,毕竟完成十五倍变焦需要按十五次键,而这个时间跨度要经过八秒左右,远不及数码相机的滚轮推焦快,效果稍微好点也是无可厚非的。
播放操作
要说播放操作首先要说到拍摄后的储存。在进行拍摄操作前需要先进行存储路径的选择,你可以任意的设置在手机内存和记忆卡内存中,选择后系统会在相应的位置建立一个名称为影片的文件夹作为拍摄影片的存储文件夹。这里之所要格外提出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视频播放器比音频播放器少了一个播放列表自动设置功能,这样就使得从视频播放器进行视频文件选取的时候只能够对影片文件夹中的视频进行预览,其他文件夹中的只有通过档案管理器进行查找后才能播放了。
在播放过程中,在非全屏播放的时候,整个播放界面分为图像显示区和功能参数显示区两部分,其中图像显示区占整个屏幕面积的三分之二强。
如果不满足于三分之二屏的播放,想要达到全屏播放的效果,可以通过*键的选择来实现,如果在播放状态下按下,影片会竖屏并继续播放;如果在未播放状态下,影片会竖屏并开始自动播放。变为竖屏后,对影片的高度没有进行改变,只是拉伸了影片的长度,这样一来虽然观看面积增大了,却也使在某些场面时显示画面比例显得失调。再有,在全屏界面下,对任何键位的调节都会使播放切换到非全屏并处于暂停状态。
关于在播放过程中的参数调节完全可以通过方向导航键实现,其中上下键是播放速度的使用,有1/2倍、2倍、4倍、8倍三种速度的调节,左右键是快进和快退的选择,每按一下相应键位可以快进或快退12秒钟。在以上两种播放选择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点不足之处,当你进行播放速度的调节后,所播放文件将不能发出声音,而只有图像的显示;当进行快进和快退操作后,只有再次按下继续播放功能选择键才会对播放文件进行播放,否则画面将停止在快进或快退结束后的画面。同时在播放前和播放中都可以通过1、3键分别进行音量的减小和增大调节。
由于友人不支持视频文件的上传,而通过图片的方式也又受到拍照工具的限制,不能更好的表现出录像效果,所以zippool将自己的电脑作为服务器,为大家提供D660拍摄的几个小片断的下载。这里zippool向大家保证每天至少16小时开机。下载地址如下:http://202.206.69.47/1.rar
对于其中的几个视频片段的说明:
1,第一个参数测试片断主要是测试各个功能参数的效果,为了达到更鲜明的对比,拍摄环境为夜晚室内暗光。这个片断只对参数测试结果负责,不对拍摄效果负责。
2,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别在早晨八点左右进行拍摄,室外效果片断光线良好,不采用任何特效和参数调节,室内部分由于光线比较暗,只对曝光补偿进行了+1的调整。
3,三个片段均采用MP4压缩格式,没有经过后期任何的剪辑和效果处理。
4,建议进行多线程下载,如果第一次没有刷出来,多刷两次就可以了。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