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音乐爱好者同时又喜欢玩智能手机的话,那么在随身的Pocket PC手机上边玩边听听音乐可能是最爽的事了,但似乎Pocket PC手机音质并不是很令人满意。这点颇让人郁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MP3的工作原理:首先将MP3歌曲文件从贮体上(闪存介质、硬盘介质、光碟介质)取出并读取存储器上的信号→到解码芯片对信号进行解码→通过数模转换器将解出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再把转换后的模拟音频放大→低通滤波后到耳机输出口,输出后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了。 从MP3结构可以看出:MP3其核心是一片MP3解码芯片。解码芯片,它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将贮体上的MP3文件解码。硬件解码只是一个固化的芯片里写入了解码算法的代码。但这并不代表说所谓软硬件解码没什么区别,很多MP3编码器粗糙的编码算法就不说了。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个品牌不同的MP3效果会有不同的原因。因为硬件决定了最终的音质表现。不管WMA还是MP3都是有损压缩的编码格式,如果MP3播放器拥有优秀的解码芯片就能够更好地还原音频信号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弥补音频信号的损失。相反的话,低端的解码芯片会令MP3的编码信息进一步损失。
而另一方面,功率放大器和耳机的质量对于音质的提升也有相当主要的影响,所以说更换一个好的耳机是很重要的,有些品牌手机比如索爱W800c打上walkman标榜音乐功能,其实并非机器解码多么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装的索尼耳机对音质有很大提升罢了。不过因为大部分WM系统智能手机(应该说大部分智能手机——不管Windows Mobile、Symbian还是Linux)软件解码不能很好的还原音频信号,所以说装上解析度高的耳机听音乐音质反而极其低劣。这似乎是“物极必反”一词的最好证明,所以建议最好先看看自己手机的频响范围,再看看那些好耳机的频响范围、灵敏度和阻抗。免得浪费了好东西.
不过,既然解码算法没有几种,那么为什么软件解码不如硬件解码呢?而且Pocket PC手机硬件还如此强悍,区区音乐播放应该更加没问题才对,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目前大部分Pocket 手机使用的都是Intel Xsale 27×系列的CPU(Texas Instruments OMAP暂且不谈),Xscale是一款功耗低、伸缩度高的产品,并且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核心频率可以高速的提升,,其次,Xscale整合了以往其它ARM处理器所不会去整合的多媒体指令集--Wireless MMX,这种指令集类似桌面处理器的多媒体指令集,是一种64bit的精简指令,这种指令集可以大大的优化视频播放、3D图像显示、音频处理等应用,这也是为什么WM系统比NOKIA的使用ARM处理器的Symbian智能手机音质好的原因之一。同时这种指令集也会大大降低程序开发者的开发难度,从而加快开发进度。
而对于一个CPU而言,显然也有一个相当经典的通病,就是单一时间内只能处理单一任务,而事实上,我们使用Pocket PC手机,几乎全都是后台播放MP3,同时看电子书、发短信息。这其实没什么问题,对于CPU而言它自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只处理一种任务,而因为它在各任务之间切换的速度十分快,所以人是发觉不出来的。可是这就是问题,因为不管WMA还是MP3都是有损压缩的编码格式,所以说如果不是“专心致志”的解码,毫无疑问音频编码信息进一步损失,音质是不可能有提升的。
那么说,可不可以让处理器专一处理音频解码呢?可以说这不可能,Pocket PC手机只要开机就要启动系统,启动系统就要占系统资源。毕竟Pocket PC不是专门为当MP3用的,所以自然不可能把全部系统资源压在解码上。所以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可听的解码,而对于音色、音场感、层次感、定位感、透明感等等,恐怕是无能为力了。
不过Pocket PC手机的音质也不是不能听,买一个知名的入耳耳塞,加上不错的软件EQ调节,还是相当不错的,起码我这个烂耳朵可以说相当满足了。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