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不存在!






您访问的页面无法找到

3 秒后将自动跳转到导航页

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分析一下CECT A1000

admin

    我所在的公司从95年成立开始IT的一些前沿技术,在98年以前我们都是在模仿国际企业的技术,但从99年起,我们的技术就开始全面超越国际企业,成为国内行业的老二(老大是兼并了国内的一家企业成为老大的,但目前我们的份额是差不多的),至今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在技术上都不能超越我公司。因此,我认为CECT做自己产品,开发自己的技术,这条路子是正确的。之前CECT出的机器没有一款可以算得上是好机器,没有一点特色,反而贴牌的倒是有不少,比如说多普达,Palm treo650等,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摸爬滚打,我想CECT应该学到不少东西了,之前的中电本来就有研发队伍,但不知道这几年是怎么用的,实在很遗憾。A1000是个很好的平台,但我认为CECT现在的首要目标是完善这个平台,再在这个平台上延伸机型,但从目前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CECT好像找到了一点感觉,有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希望能对CECT有点帮助:

  1:做产品首先要有对手,只有瞄准目标后才能谈超越,以A1000的定位来看,我不知道目标机型是哪一款;

  2:虽然诺记的机器也很烂,但它有强大的品牌运作能力,这点CECT不能相比,从我公司突围的经验来看,只能做好技术,做好技术后才能弥补品牌的弱势;

  3:我来谈谈这个机型的延伸机型吧

  IP1000:这个机型瞄准的目标机型都不是强势机型,如果IP1000功能完善,而且功能强大,这个机器应该很火,但从风哥传上的机器图片和CECT网站上的IP100来看,外壳设计很好,但材质很差,如果能用金属材料,再烤漆,这样看起来单颜色就能迷倒一帮人,但液晶屏的上部还需要完善,不好看,IPOD的风格很不错。但比A1000还贵300的价格来看,估计也是一款不温不火的机器。

  C1000:这个产品的目标机型应该是飞机的9@9系列,但取消了娱乐功能,1800的价位可能很难吸引人,1000以下倒是能把飞机的客户都抢了。

  V1000:这个应该是划盖或翻盖的,滑盖的话目标机型应该是LG的KG90等注重娱乐和外观的机型,但摄像头和待机能力强外,其它的就不敢恭维了,大家自己去比较了。如果是翻盖的话,我估计应该是三星的哪几个机器了,但目前滑盖和直板大红大紫的情况下,我认为翻盖的还是少出为妙。从CECT的网站上V系列机型来看,应该是滑盖的。

  A2000:这个就不好分析了,从编号来看,估计就是一个比A1000更完善的机型,也是大家寄以厚望的东东了。

  但是我认为这些还不完全,应该还有其他的目标定位,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延伸如下机型:

  M1000:商务娱乐机型,目标机型为诺记的6***和3***及N**系列,大屏幕加键盘加娱乐功能加商务功能。

  M2000:纯商务机,去掉摄像头,2.8的屏幕,加上键盘,完善商务功能。目标机型为索爱的M600,三星的那个计算器和摩记的那个新机型,这个细分市场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想。

  W1000:这款采用WM5.0系统,扩展性更加强大,目标机型为多普达的中端机型,强大的摄像头和待机能力,我想多普达是无力招架了,这正是多普达的软肋。

  说实话,现在是CECT还要做的工作很多:

  1:硬件不够完善,结构上可能只用了一个主芯片,没有采用协处理器,因此有些功能想用上却做不到;

  2:CPU主频不够高,从目前实现的功能来看,主频大约在140-200M之间,这之间有哪几款芯片,你们自己去查吧,我就不多说 了。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是德州仪器OMAP系列的CPU,功能很强大了,要想实现的功能都可以实现了。

  3:系统软件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都总结得很全面了,我就不多说了。

  4:在外壳设计上能不能请好一点的公司来设计啊,还有材质,能不能采用好一点的材料,虽说国产的材料要便宜一倍,但这点成本我想CECT很清楚会多多少。我公司在主打国际市场时就是用的台湾产的材料,质量确实要好很多,但这个成本可以忽略不记的。

  我这是为CECT献计献策,同意我观点的朋友请捧捧场,不赞成的朋友也请别吐口水,谢了。

    如果CECT老和国产比来比去,可能永远都和现在一样了。真不知道CECT的那些产品经理是怎么规划产品的。学了这么多年了,该学的都应该学到了,不应该继续这样学下去吧。走自己的路,这话肯定不会错,但还要走这条老路,可能是走弯路了,机会不等人,同样市场也不会等你的,只有你自己去争取。现在CECT因贴牌问题把自己的名声搞得很烂,估计没有几款好机器,短期的品牌建设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的。CECT要是拿出几款过硬的机器,重新树立品牌形象估计要快很多,这就要看CECT怎么走了。

  技术:做一个通用平台,但是要非常完善。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做了一个通用的平台,可以兼通很多芯片,每个产品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增增减减而已。目前国内的手机企业,大多都是买现成的方案,拿来就生产,联想,波导都是如此,我想CECT也没少买,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我就不分析了。但我想这样做的话,只是短期的,韩国的VK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只有自己的东西才能持久发展。目前国内的手机企业做结构等底层设计可能有些难度,但应用层的开发不困难吧。我觉得只有瞄准国际巨头,瞄准它们的强势机型,开发出能比它们更强的机子,这才是CECT现在应该走的路,同样,这条路也是我所在公司以前走过的路。

  品牌:现在CECT的牌子确实很烂,被贴牌机做得太烂了,现在乔兴也在申请牌照,这个我就不分析了,我想做过市场的人都能猜得出来这其中的用意,不管怎么做,希望CECT能把重新把牌子树立起来。

  产品:CECT产品部的负责人是技术出身吧,怪不得对市场这么不了解,现在的年代已经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了,现在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年代了,就以A1000来说吧,功能上强的太强,弱的太弱,有的甚至没有,怎么去吸引客户,我就从6月犹豫到现在,但还是决定不买了,等A2000吧,如果再不行,我就换其它的了。CECT在产品路线上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产品线的划分,产品的定位以及各个细分市场,只有把些做好了,才能谈得上是一个好的产品部门。

  渠道我就不说了,这是国人的强项。

  战略我也不说,只是觉得CECT的战略非常模糊,如能制定出像三星那样的战略,我想CECT杀出重围的日子就不远了。

  支持国货,这是国人应尽的义务,如果自己人都不支持国货,哪谁支持国货,你想让美国人,欧洲人或日本人来支持中国货,哪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的国货手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请给它们一点时间,给一点宽容,韩国人支持国货,所以才有三星,现代这些企业,我们也希望以后CECT能打败诺记,摩记然后收购它们,就像联想一样。但也希望CECT在国人的支持下能做出好机器,不要拿国人的支持当猴耍,哪就太让国人失望了。

  希望A2000是我所希望购买的机器。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