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使用 E6 有十多天,想从一个手机玩家的角度评价一个这个新款。
E6 是直板造型,乍一看和 E680i 有几分相似。最初 E6 的谍照传出来的时候叫 E690 ,感觉就是 E680 系列的下一代产品。 E6 的触模屏是纯平的,很独特,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屏幕边角积展了难以清理的灰尘。手机的整体做工精细了不少,导航键还采用了镭射设计,看上去很炫。比起 E680 来说 E6 薄了许多,取消了屏幕上方的两个顶键,在一侧增加了音乐播放控制键。 E6 的电池门使用的金属材质,冬天在户外拿出来很是冰手。屏幕还是 MOTO PDA Linux 手机标准的 320*240, 色彩提升到 26 万色,亮度也有大幅上升。最关键的是背后的 200 万像素可调微距摄像头,这正是我最后放弃 E680i 最重要的原因。对比 E680i , E6 在外形上唯一的缺点就是少了两个顶键,这使得手机横屏玩游戏化为泡影。 E6 的 SD 卡插槽多了一个保护门。本来这是一个人性化的设计,但是没想到热插拔次数多了这个门就合不严了,会翘起来。
MOTO 从 A760 第一次开始使用 Linux 系统,后经过 A780/E680i 的第二次改版过渡到了 A1200 的第三版, E6 延续的是 A1200 的第三版。第三版在版面 UI 设计风格上和第二版区别不大,但是底层大相径庭,会 Telnet 的朋友就可以看出 E6 底层文件系统和 E680i 迥异之处。 E680i 在网上丰富的 MPKG ( MOTO Linux 安装文件)和主题文件资源在 E6 上通通不能用,能兼容的只是部分 Java 游戏和应用。这一点很郁闷, E680i 上出色的各类游戏模拟器无法运行在 E6 上。令人欣慰的是 MOTO 为 E6 随机打造了一张带有 n 多游戏和应用的 1G SD 卡,暂时弥补了资源的不足。
我一直认为手机可以代替随身听, E6 更让我印证了这一点。原配耳机质量不错, Real Player 支持格式众多,不用开启屏幕锁也可以方便的通过专用音乐播放键控制播放。但是作为音乐手机, E6 还是缺少了均衡器和线控耳机。听调频收音机的效果和软件比起 E680i 来说没有任何进步。虽然 E6 只有一个扬声器,但是经比较,一个扬声器的音量胜过 E680i 的两个。视频播放依然是强项,我喜欢把所有的视频源压成 350kbp/s , 320 × 240 ,每秒 15 帧的 rmvb 格式,兼顾了文件大小和效果的要求。至今我有两部电影都是在地铁上用 E6 看的。 1000 毫安的锂电池比 E680i 的 750 毫安要耐用不少时间。
比较爽的还有 E6 可以作为网络摄像头用了,在电脑上聊 MSN 的时候很方便就让对方清晰的看到自己,而且效果出色。日常工作省得再手动输入联系人信息了,名片扫描功能很是实用,准确识别率能达到 90 %以上。 MOTO PDA 手机优秀的手写识别率是有目共睹的, E6 的手写笔是至今 MOTO PDA 手机手写笔中最长的,手写的感觉更上一层楼。
总之, E6 是一款娱乐功能出色的智能手机,而且继承了 MOTO Linux 商务手机的优良血统(语音识别除外)。用它替换 E680i 十多天,尽管失去了对系统的钻研热情,但是增添了拍摄生活的乐趣。现在我可以给 E6 打 90 分了:)
标签: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