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不存在!






您访问的页面无法找到

3 秒后将自动跳转到导航页

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TCL e787音频播放速度实测

admin

    长期以来,论坛都有大E播放高码率mp3速度会变慢的说法,也有机友反映播放低码率mp3亦会变慢,但到底变没变慢,变慢的程度又是多少,一直没有人给出个准确的测试数据,在此,本人亲测了一下,欢迎扔砖。

    为保持测试样本mp3的纯正,本人选用CD民歌蔡琴专辑中的第八首“渡口”作为蓝本,选用最易得的抓轨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 11(操作系统自带,如版本低可网上下载),直接从CD中翻录成最为常见的mp3和wma格式。如下图:

    其中:

    mp3格式的3首,码率分别为128/192/320kbps,分别为3.46M/5.19M/8.66M;

    wma格式3首,码率分别为48/128/192kbps,分别为1.32M/3.49M/5.23M;

    wav无损格式1首,作为比较,文件为惊人的38.2M;

    以上音频文件时长均为:3:47

    662kbps不标准码率1首,7.88M,时长:4:16,用千千静听播放显示:257kbps(VBR),可见电脑对于可变码率音频文件判断也不一定准确。

    本次测试的音频文件声音采样频率全部为44100HZ。

    测试过程:

    电脑上试听全部文件,同标示时长一样,没有问题。

    一 把全部文件存入内存卡(金士顿1G,FAT32格式),依次播放,以秒表计时。

    分别试听mp3/wma各码率共6首,结果十分意外:都是3:55!比电脑中慢8秒。

    手机媒体播放器能显示歌曲有关属性,时长:3:47。

    查看属性:

    二 把128/320kbps的mp3,48/192kbps的wma存入手机内存(FAT格式),依次播放,以秒表计时。

    分别试听mp3/wma各码率共4首,这次有了心理准备,还是:3:55,与内存卡中一样,仍比电脑中慢8秒。

    三 关闭手机电话功能(飞行模式),依次播放存在手机内存(FAT格式)里128/320kbps的mp3,48/192kbps的wma各码率共4首,以秒表计时。

    结果当然还是:3:55,与打开电话功能一样,总比电脑中慢8秒。

    四 662kbps(257kbps VBR)的“千里之外”登场,同样存入内存卡,打开媒体播放器,音乐响起,一切都那么正常。

    屏幕显示时长:8:36

    电脑中显示时长:4:16

    查看属性:

    试听完毕,掐表,4:24,还是慢8秒!

    到此本次测试暂告一段落,成果着实有限:

    1、 大E在播放音频文件时存在变慢现象,而且都是8秒,与格式或码率无关,进一步说并没有达到CPU处理能力极限,大码率的音频文件可以“流畅”播放,没有卡壳现象;

    2、 在播放非标准码率时,大E不能正确显示其属性,一律认作128kbps,并依次推算播放时长,但还是以实际码率播放的,可惜的是任然慢8秒。

    PS:因WMP11版本翻录mp3时没有96kbps选项,用另一台电脑(WMP9)翻录了96kbps的,实测播放时长仍为3:55,还是比电脑慢8秒。  

    第一阶段的工作完成了,当然要开展第二阶段的工作。

    昨天测试的是同一首歌在不同格式和码率下的变慢问题,除了格式与码率,另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曲目长度了,初步估计,变慢秒数与曲目长度成正比。老办法,用Windows Media Player 11直接从CD中翻录成最为常见的mp3,128kbps,这次选用长度相差较大的三首歌。

    过程不一一赘述。

    被遗忘的时光,原长2:45,测得2:50

    抉择,原长4:43,测得4:52

    怎么能,原长3:30,测得3:37

    经过两天的测试,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

    TCLe787在播放所有音频文件都有变慢现象,变慢幅度与码率无关,但与音频文件长度成正比,约慢3.5%。

    下面该是第三阶段了。

    采样率都是44100HZ的基本清楚了,那么其他采样率的呢,这两天一直在弄GoldWave,就用它吧。启动软件,打开渡口320kbps(44100HZ),分别另存为22010HZ(最高160kbps),24000HZ(最高160kbps),32000HZ(最高320kbps)。

    过程很简单,一一试听,结果很意外很意外,24000HZ与32000HZ的播放速度居然跟电脑一模一样!而22050的居然比电脑快,只有3:42!

    真相终于出现了,影响E787播放速度是采样率!

    可以的原因是:手机上市在2005年下半,当时音频文件极少采用44100HZ(虽然音质好但是体积大,内存卡或MP3的容量都相当有限),广泛采用的就是32000HZ与24000HZ的采样率,TCL的工程师就是据此而设计的解码程序,时至今日,不合时宜了。

标签:

留言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