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年底的某月某天,在一些图片广告上看到了摩托罗拉
然后到手机店里去找 308 ,但找到了好多家都没有它的身影。后来在属于邮电局所开的通讯店里找到了它的身影,当时摆在柜台里的是 308 的真机。上面摆放着红-黑-绿三种颜色的机子,让店员拿出一款黑色的 308 。握在手上,感到真的是非常的细小,握持感非常合适顺手,加上当时真机是薄电盖在上面,整个厚度比较簿,机身重量非常之轻巧,难怪在砖头机横行的年代里,它有着“掌中宝”的美称,颠覆了人们对于手机竟然可以做到如此之小的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的事了。也了解到有着七种颜色可更换的“掌中宝”这种手机翻盖的设计当时是摩托罗拉公司首创的,也是手机发展史上首次把机子做到如此时尚和美感结合的天衣无缝的先行者。仔细询问机子一些情况及价格后回家凑大米了,记得是要 4 千多还是多少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手机入网费就要 2 千多吧。
第二天,把准备好的大米带到邮电局通讯店,选中的是一款黑色的 308 ,一直认为黑色是最酷最不会落伍的颜色,并且把这个观点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玩机之中。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一手交大米一手交机子顺利成交,记得便宜了 2 百多元吧,外加赠送一块电池。当时店里可选的手机号码不是很多,更多的号码要过几天才会有。但为了能第一时间用到手机的全部功能,就在现有的手机号里挑选了一个号码,此号码就一直陪伴偶用到现在也没有更改过。记得那时的 308 应该是大卡片似的如同信用卡一样的 SIM 卡,是直接把整张卡从机子底面插入机子当中的。按住电源键几秒,出现开机画面,搜寻网络中,显示中国移动吧,正式开通手机功能了。拨打第一个电话到家里,随着“嘟嘟”的电话拨通音,听筒里传来老妈的亲切声音。连问老妈通话声音大不大,通话效果清晰不晰,有没有杂音等等,首次自已用到手机的激动心情喜于言表。基本的通话测试印像非常好,那时也认定摩托罗拉是手机高质量的代名词了。接着又详细的询问店员初次使用手机时要注意什么方面的一些细节,记得那时听说第一次使用新机时一定要把电池充满 12 小时以上,不然电池使用时间会越来越短。当晚 7 - 8 点左右把 308 的厚电安装上去,用充电器直充到隔天的 8 点以后吧。因为那时没有相应的座充,电池 2 块的话都是用直充充满电后再换另外一块电池在手机里继续充电的。
当时的 308 没有什么功能,把里面的各个菜单逐一调试,发现值得玩的就是看一下日历和调一下机子自带的单声道铃音比如什么美国音德国音等,也没有什么游戏功能。当时短消息都是属于新事物,支持中文短信的手机可都是希罕机子,但这个 308 由于没有内置中文输入法,可以接收中文短信,但却发不了中文短信。那时要是发短信的话,都是用拼音字每来代替中文字发出去,朋友的机子也是用字每来回复,然后你要仔细的拼读字每使它组成中文字,要是字每没有空行的话你就得费劲不少时间来进行翻译成中文,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多的中文输入法来轻松的输入中文,但也一个劲的字每短信发个不停。 308 的厚电放上去会凸出一大块,在有些看来显得难看了点,但在偶看时还觉得它比较有动感。偶使用 308 时,厚电可以坚持 4 - 5 天使用吧,薄电的话在 2-3 天左右,一般都是在把玩机子耗电比较多。在如今电脑手机看来,当时的传统手机功能泛善可陈,但也玩得不亦乐乎。由于 SIM 大卡插在手机里面卡扣得不是很紧,以致于有时造成 SIM 卡错误无法使用,必须要拔出 SIM 卡然后再重新插进去才能正常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特在在 SIM 卡上再粘上一层簿的透明胶布后再没有发生这个状况。之后的新上市的手机都采用小 SIM 卡设计了。
那时给 308 也配了一个手机套,记得是竖套的,然后跟宝典 828 一起别在腰间的皮带上。有时随着 828 的寻呼声音响起,拿出 828 看一下来电内容和号码,接着拿出 308 把机子盖子一掀,按下电话号码放在耳边,“喂,哪位打偶电话”,这几个动作都是一气呵成,可能那时呼机手机同时使用的人还是比较少,所以回头率也是相当的高呀。
标签:
留言评论